在新寧縣南山國家公園崀山片區,朱鹮野化放歸項目正積極開展和扎實進行,朱鹮逐漸融入崀山生態環境,它們在野化放飛后自由棲息覓食,并成功孵化出第一代朱鹮幼鳥,標志著南山國家公園崀山片區重建全球緯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種群邁出了重要一步。
朱鹮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類之一,素有“東方寶石”的美譽。南山國家公園崀山片區森林覆蓋率達87%,生物品種達1026種,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該區域濕地氣候與自然條件優越,非常適合放飛朱鹮野外生存繁衍,且崀山水資源豐富,水田中有田螺、泥鰍、黃鱔等,可以為朱鹮提供豐富的食物,當地群眾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這些都為朱鹮棲息停留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自2022年10月放飛第一批10只朱鹮以來,工作人員通過高清攝像頭隨時掌握朱鹮狀態,研究朱鹮野外、覓食、繁殖、遷飛等規律,在不同時節進行投食,對不適應野外生存的個體及時采取救護收容。
南山國家公園崀山片區石田朱鹮監測點飼養員劉敘勇:我們這邊喂朱鹮的食物以泥鰍、黃鱔為主,它還可以吃一些魚、蝦、螺螄、蚯蚓、蟲子。對于食物的話,我們其實要求很嚴格的,因為我們喂的食物都是要原生態喂養起來的,拿回來的食物還要通過進行消毒喂養兩三天才能投入喂食的區域。
目前,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成立工作專班,建成用于引進朱鹮野化訓練的臨時鳥籠以及附屬設施,為有效地保護和監測,對朱鹮進行24小時監測,通過朱鹮佩戴的衛星追蹤器,記錄掌握放飛朱鹮覓食、夜宿、繁殖等規律。根據朱鹮日常生活習性,崀管局建立了保護制度,防止人為破壞其生存環境,并積極宣傳朱鹮保護知識,通過樹立宣傳保護牌,嚴禁村民濫捕亂殺,加強對棲息地保護巡查,使朱鹮等野生動物得到了有效保護。
為全面摸清朱鹮潛在的適宜覓食地、夜宿地和繁殖的狀況,工作人員進行了耕作方式調整,在朱鹮集中覓食區開啟“還田一分”項目,改善棲息地環境,使其適宜朱鹮的生存和繁衍。
崀管局資源保護科科長陳斌:朱鹮野化放飛以后,通過一年的時間,我們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一步,我們將開展朱鹮在我們最南端建立朱鹮野外種群這個項目的一些研究。想通過一系列的研究為建立全球緯度最低的野外種群能夠提供一個技術支撐。
近年來,新寧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實施“生態引領”戰略,以朱鹮野化放歸崀山為契機,重建全球維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種群,豐富崀山物種資源,不斷提升崀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新寧經濟社會發展探索出一條生態旅游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來源:新寧新聞網
作者:李建鋼 姚濟榆
編輯:張宇昕
本文為新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rdfloorcovering.com/content/646742/51/12963522.html